联系我们
电 话:86-027-81338849
手 机:18627010233
传 真:86-027-85780441
邮 箱:anyou9@163.com
联系地址: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洪山二巷9号
从武汉内涝看城市海绵建设
6月以来连续几场大雨让武汉不时陷入“看海”风波。特别是前不久的一场暴雨导致武汉整个城市瘫痪,武汉投入130亿资金治理内涝,但是依然被今夏的持续大暴雨给了重重一击。
从6月30日20:00开始至7月6日,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的本轮强降雨已累计降下520.5毫米。这场降雨突破武汉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。此轮强降雨特点是大雨、暴雨和特大暴雨接踵而至,且中间几乎不间断,使得湖泊和港渠保持在高水位,无法形成错峰调蓄。在如此连续的强降水条件下,河湖已经无法调蓄城市排水内环境,导致城市雨水无处可泄造成城市大面积地面积水,形成武汉城市内涝。
武汉湖泊分布图
以往武汉有千湖之城之称,自然水文环境优越,数量众多的湖泊河流对调蓄城市洪水发挥重要功能。但是随着城市经济发展,城市用地大量挤占河湖空间,武汉市区湖泊不断被填湖造楼,湖泊数量不断减少,城市对于雨水的自然滞水功能大大降低,同时高楼大厦代替绿地植被,也大大降低城市滞水抗涝能力。一场大暴雨依靠城市发达的底下排水管网可以轻松应对,但是持续不断的几场大雨却需要一个城市的自然滞水条件来缓解。
武汉怎样防内涝,一时间成了摆在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,可是已经失去的湖泊湿地已经无可挽回了,那怎样巩固城市的排涝防涝能力。长江流域入汛以来,湖北、湖南、安徽等多地陷入城市内涝境地,令“海绵城市”这一概念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。很多人寄希望通过打造“海绵城市”一劳永逸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,告别“一下雨就看海”的尴尬境地。
可是“海绵城市”的建设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,是需要从长远角度去考虑的事业,而不仅仅从近期的工程成本、经济效益、美观效果来看。
“海绵城市”的建设使城市与自然结合,强调强化城市绿地系统调蓄雨水、净化水体的功能,把绿地系统打造为城市重要的“海绵体”。在此基础上,优化完善城市公园、小游园、街头绿地的雨水调蓄功能,结合周边水系、道路、市政设施等,在消纳自身径流的同时,尽可能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和缓释空间,这些举措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。
海绵城市中城市道路建设将因地制宜设置溢流式雨水口、植草沟等多种方式,道路绿地配置雨水蓄滞通道、下凹式绿地等雨水调蓄设施,增加绿地的雨水吸纳力。开发地块将减少硬质铺装、增加屋顶绿化、采用下沉式绿地。同时,政府鼓励和推广建筑雨水收集利用和屋顶绿化技术应用,对实施屋顶绿化的住宅建筑、公共建筑,折算相关绿地率,给与政策性补贴。
武汉现有屋顶绿化案例有汉阳伟巴斯特屋顶绿化工程、武汉三环线斜坡屋顶绿化工程面积1600㎡,施工时间2010年11月20日—12月5日,施工单位安友科技,采用容器式做法,施工工期短,效果好,完成即达到景观效果,具有很好的保水能力,节约能源,重量轻,减少噪音,冬暖夏凉。植物墙案例有沿江大道植物墙、中山公园旁城管大楼植物墙、还有武汉小东门人行天桥垂直绿化工程等。
武汉三环线建兴屋顶
城市用地扩展是城市经济发展必须经过的一步,为了抵御内涝,我们不可能将钢筋混泥土的建筑物全都炸掉改换成绿地公园,那么“海绵城市”建设就是城市发展必行的一步,将建筑与自然绿化结合打造城市建筑绿化生活迫在眉睫。 武